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海洋日的设立意在呼吁全世界的人们进一步了解海洋对全球气候的调节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环境,保持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是生命之源,是资源宝库,也是人类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生活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被海洋链结成了命运共同体。让我们共同关注海洋污染问题,一起守护这片蔚蓝。
1.海洋污染危害与现状
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对生物资源造成损害,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对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构成阻碍,对海水品质和环境品质产生影响。1并且海洋污染有着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的特点。2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海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并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中国有1/3的陆地,18,000公里的海岸线,几十个海港城市星罗棋布。3尽管在海洋生物种类、海洋可再生能源储量、海洋石油资源量等方面,我国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的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渔业的灭绝,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都促使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对海洋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
1.石油污染
油污更大的危害在于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油膜或油凝会附着大量的鱼卵或幼体,造成鱼卵死亡或幼体畸形,鱼虾也会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4
2.有害重金属
主要有: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磷,砷等,以及酸,碱。这些物质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并对其使用价值产生了影响。5
3.农药、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
农药、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主要由径流进入海洋。农药对海洋生物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而有机废水、生活废水等严重的则会引起赤潮。6据不完全统计,1980至今,中国近岸海域已有300余起赤潮事件,1989年曾有一次持续72天,造成近亿元的经济损失。
4.塑料垃圾及塑料污染物
全球每年因塑料垃圾而死亡的海洋生物约有一亿只,海洋污染对将近一千种海洋生物造成了影响。微塑料颗粒是指颗粒直径在5 mm以下的单个颗粒,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被形象的称为“PM2.5”。7
1.减少碳效应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对海洋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通过减少您的碳排放量来控制海洋的酸化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珊瑚礁及其他海洋生物所受到的伤害。绿色出行,减少驾驶次数;使用节能灯;如果可以,尽量不要乘电梯;天气炎热时,应打开风扇,天气寒冷时,应穿上厚实的衣物,减少空调使用;多使用洁净能源等产品。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场所,如果您都能自主做到以上几点就能为海洋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2.保护海滩环境
当您离开海滩时,请将您的垃圾带走,并把它们放在可以回收的地方。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帮助你的家人或朋友将他人遗留在海滩上的废弃物收走。作为一名公民,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性的海滩清洁、海洋无垃圾的活动。
3.减少塑料垃圾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比如:我们可以多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杯子、碗、购物袋,少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尽量不使用塑料袋。关注塑料用品的回收项目,比如:塑料瓶、塑胶袋、塑料吸管等等,尽量不用、少用。从而减少这些一次性的塑料制品排放到海洋里去。
4.守护海洋生态环境,水福来一直在行动
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在世界海洋日来临之际,提高对海洋的认识和了解保护海洋环境是全球共同的责任。水福来作为立志为人类提供更加清洁水源的净水器提供商,同时不忘其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活动当中。
水福来净水设备不仅节能,还能减少塑胶瓶的使用。当顾客购买和使用水福来的净水设备,我们很荣幸能为地球做出贡献。水福来与绿色倡议在长江边合作塑料回收计划,希望通过自身行动,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同时唤醒人们对环保的意识,我们也为能够保护河流、湿地和栖居的生物而自豪。
与此同时水福来开通过开展“素食星期一”节约资源消耗,举行教育研讨会呼吁保护地球,执行纸回收计划减少资源浪费。
世界海洋日与水福来一起
保护海洋环境
守护蔚蓝星球
参考文献
[1] 孟帆. 保护蓝色生态建设绿色广东——广东近海生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C]// 第12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 中国生态学会;广东省生态学会, 2005.
[2] 冀海波. 海洋大视野科普文丛: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M].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3] 戚颢. 中国海岸线[J]. 城市党报研究, 2019(8):3.
[4] 杨良华. 我国实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溢油应急计划》[J]. 航海科技动态, 1996(6):2.
[5] Sokolova A V I I M . 金属污染和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生理的影响[J]. 动物学报:英文版, 2015(4):16.
[6] 于沈新. 赤潮藻类密度演化的动力学分析[D]. 天津工业大学, 2016.
[7] 鲁娅梅, 张万筠, 刘娜,等. 微塑料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J]. 辽宁化工, 2022, 51(12):4.